本报讯(记者赵彤宇)’98全国文艺集团订货会于4月5日至9日在昆明举行。此次订货会参加人数众多、规模空前,但订货码洋却以不足8000万元而创下历史最低值,前景不容乐观。
据了解,本届订货会的东道主云南人民出版社倾情接待各出版社及书店的代表,努力为书店订货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社店双方对此次订货会亦反应积极。参展出版社共70家,其中文艺集团成员除敦煌文艺出版社、燕山出版社外,其余29家全部参加,集团外出版社共41家参加;前来订货的书店共187家,其中新华书店134家,社会书店53家,此规模创历届之最。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订货码洋并未与规模、人数成比例地增加,不足8000万元的订货总码洋令举办者和参加者哑然。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订货会文艺集团成员社仅北京出版社一家超过500万元,排名第一,其余共有5家超过300万元,分别是春风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而低于100万元的成员社竟达13家之多。与前两届订货总码洋的1.1亿元(1996年),1.2亿元(1997年)相比,此次订货额的大幅度下降,不禁使诸多发行界人士发出感慨:文艺集团订货会怎么了?
据业内人士分析,文艺集团订货总码洋下跌,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受社会经济大环境影响,新华书店库存压力普遍较大,订货非常谨慎,“少订勤添”已成为销货店奉行的基本订货政策。此次订货会上,每个品种只订十几本,甚至几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选题不新,重复出书是令出版人困惑的永恒的话题。以此次订货会为例,非常抢眼的新品种难得一见,仅有浙江文艺社适时推出的“泰坦尼克号”系列以及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漫画》,中国社会出版社的《太乙宫内幕》等几种以其时效性和独特性形成了一定的订货热点。
第三,此次订货会参展社规模陡增20余家,人民社、美术社、画报社、社科社、古籍社纷纷涌入,严重地分割了文艺集团的订货码洋。类似江苏古籍社200万,辽宁画报社121万,光明日报社80万的情形,令文艺集团成员深感压力和困惑。对此状况,文艺社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参加订货的出版社多了,可形成选题、品种的竞争,有利于出版社在策划选题上的创新和发展;但另一方面,则会形成码洋分散,导致文艺集团订货下降较多。客观而言,应该既保证有新品种亮相,又要形成文艺集团的自我保护。他们希望文艺集团应对订货会的规模加以控制,数量维持在50家左右为宜。第四,此次文艺集团订货会距2月份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时间间隔太短,有很多书店在北京所订之货尚未到货,不知销售趋势,故订货时下笔谨慎。
另外,此次参会人员非常复杂。云南秀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一批与订货业务无直接关联的人士参加。虽然参会书店达187家,创历届之最,但有效订货的业务人员相对较少,交易量自然大打折扣。
诸多因素造成了这次昆明订货会的整体滑坡,无疑也加深了文艺集团成员们的危机感。毕竟就集团整体而言,这个订货会是仅次于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重大订货会,而且一年一年还将持续办下去。如何办好,如何在订货成绩上有新的突破,这是文艺集团的成员们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